目录
科技创新
基于ROS的智能老年助手机器人研究郭悦新;王宇翀;沈荣标;陈钰;1-3
关于“加‘热’新科技,温‘暖’新主张”的产品设计邹童;崔晓艳;4-6
基于ZigBee技术的避雷器放电次数监测装置的设计程洋;7-9
应用于人行护栏的自行车起步助力桩研究梁伟;10-13
基于GPRS和云服务器的可跟踪防盗衣架产品设计牛璐琪;崔晓艳;14-16
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在校垃圾智能分类沈婧旸;马昕雨;乔淑云;朱晓曼;周子钰;17-19
基于互联网模式的校园快递APP项目分析万玉雪;崔晓艳;20-22
科教论坛
生理学考试成绩关系的研究米鍇;华语微;孟丽莎;边燕;边慧;23-25
浅谈高等数学课教学及其科研心得钱志祥;26-28+91
生物科学专业遗传学混合式教学学情分析及过程性评价——以唐山师范学院为例张连忠;29-32
综合性大学开设“药学概论”校选课的实践与思考崔洪霞;刘志伟;杨淑琴;33-35
基于第三代活动理论的混合学习活动设计研究罗艳伟;36-38
高等职业院校技术技能创新服务能力建设探索实践——以上海城建职业学院为例杨瑞华;刘亚龙;39-41
利用“先给再取”法分析接地对静电感应的影响耿乙淇;42-44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自发性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与实践研究吴振铭;赵利娟;南海洋;张难花;45-47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计算机信息专业群建设核心要素分析与建设路径优化黄灼;48-50
新时代背景下独立学院数学专业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以衡阳师范学院南岳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为例罗振国;罗李平;杨柳;侯娟;范建华;51-53
基于高水平专业群的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研究罗福玲;洪雯;陶建武;刘翼;54-56
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探究孟维苹;王海军;57-59
电子信息
浅谈设备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翟翰青;王亚宾;李政;60-62
基于优化初始聚类中心的K-means聚类算法郭文娟;63-65
表面污染监测仪测量小面积源窗口响应的方法研究魏强;曲璐;66-68
智能日志审计与预警系统功能设计与实现分析邓志勇;69-71
区块链技术在高校档案管理中的应用探讨干林;程桂练;72-74
工程技术
基于BIM的建筑施工AIHS系统设计梁津源;王丽;杨雪韵;75-77
绿色施工技术在民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曹国杰;78-80
连续梁0号段托架预压方案的技术经济比选李湛;81-83+91
人工智能技术对工程造价过程的影响因素研究赵子怡;84-86
机械化工
高炉渣热资源回收及利用展望李兵;李杰;张遵乾;87-91
转移床与病床对接机构技术研究叶榕伟;邱家鸿;陆淼瑜;陈国强;高川粤;92-95
泵浦机械密封失效原因及解决措施探讨韩景星;张立元;张明敏;96-98+144
船舶柴油机复合故障智能诊断机制研究和鑫男;刘彦辉;刘成;王雨露;99-101+144
水利电力
电网侧储能发展及共享储能运营模式浅析金辰;王雪颖;高九千方;郭永陆;102-104
高压电缆线路火灾原因浅析高德伟;105-107
创新教学
SPOC模式在历史类教学课程中的引入和实践陈士银;108-110
大数据算法引论课程建设方案研究何璇;毕鑫;蔡巍;111-113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无损检测课程教学改革探讨韦莉莉;黄宏锋;秦芳诚;刘崇宇;刘淑辉;114-116
新工科背景下“汽车技术标准与法规”课程教学的思考与探索周伟;117-119
基于雨课堂教学法的基础护理学理论教学实践研究王书香;120-122
大数据背景下线性代数教学改革探讨徐阳;123-125
基于OBE和PDCA的《JSP动态网站开发》课程教学方法研究纪娜;126-128
基于学习动机理论的地下水动力学教学模式改革初探蒋磊;周青云;王艾;129-131
BIM+VR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构造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李萌萌;李帆;姜凤珍;132-134
科教融合,创新为先——双一流体制下“水利计算”教学实践改革研究王艳艳;何小武;刘士余;李保同;周昌明;135-137
理论研究
高校后勤管理现代化的路径研究翟智拓;138-140
无锡硕放机场进近航空器复飞阶段碰撞风险评估王勇;孙英然;141-144
10S管理在检验室质量控制管理中的应用薛小连;郭玲;胡婧萍;王将;卫春红;145-147
突破《几何》难教难学的几点思考与探索郭海英;王元恒;148-150
能源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以建设全球能源治理微专业为例郑世高;范吉宏;151-153
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加油站应急能力评估李子彬;孙辉;张丽珍;154-156
基于CiteSpace的中职学生心理韧性研究文献计量分析钱力涛;157-159
“互联网+工会”的工作概念、工作内涵及其发展实践思考韩丽景;160-162
根据引力波理论推导万有引力公式及其意义温勇;163-165
高校实验室激光安全管理的分析与探讨齐敬强;刘梦林;166-168
《科技风》的权威性和影响力2
《科技风》征稿函169